【人才强校—博士新星】众里寻蛙千百度 踏遍八桂觅新种——地理与海洋研究院陈伟才博士“寻蛙”记-9001cc金沙以诚为本

bet体育365官网正规,beat365手机版官方网站

信息公开 书记信箱 校长信箱 监督举报 >信息门户(校内)
X
欢迎光临9001cc金沙以诚为本!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学校要闻 > 正文

学校要闻

【人才强校—博士新星】众里寻蛙千百度 踏遍八桂觅新种——地理与海洋研究院陈伟才博士“寻蛙”记

文章来源:地理与海洋研究院、宣传部 作者: 发布时间:2022年06月24日 点击数:
图片 校对
审核 终审

2018年,陈伟才博士入职我校地理与海洋研究院后,以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研究见长的他在“寻蛙”道路上愈走愈宽。

历经艰辛,他是穿梭于山林间的寻蛙人

广西地处祖国南疆,由于地形地貌多样,植被类型丰富,孕育了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要想保护这些丰富多彩的物种,首要任务就是认识它们,然后才是保护它们。陈伟才博士谙知蛙类生活习性。为此,他在众多保护区开始布设监测样地,并以此为基地,不断向纵深拓展。目前,陈伟才博士已在十万大山、金花茶、大瑶山、弄岗、大明山、金钟山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布设了监测点。

为了寻找蛙类新种,陈伟才博士经常穿梭于深山密林之中,既要克服恶劣天气的影响,还要面对来自蚂蝗、毒蛇等生物的威胁。2020年初春,得知大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掌突蟾属物种分布,经验丰富的他敏锐地意识到该掌突蟾可能是个新物种,于是前往探寻。

掌突蟾属物种通常只有食指大小,且喜欢生活在茂密森林内的溪沟中,繁殖季节会发出似昆虫的鸣叫声。半年内,陈伟才博士先后10多次前往大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寻找那个神秘的物种,都未能如愿,寻蛙之路并不顺利。由于尚未知该物种的具体繁殖时间,因此在保护区的试验区和缓冲区调查时都未能见到疑似物种或听到该物种的鸣叫,陈伟才博士决定扩大搜索范围。

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是无人区,这里没有路,需要在林间穿梭10多公里才能抵达,一不小心,还会遇到蚂蝗、毒蛇,环境十分恶劣。虽然穿着保护服,但仍需要很小心,还要克服各种心理恐惧。“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陈伟才博士心里只有“蛙”,于是跟随“蛙”声一路寻找。终于在核心区连续搜索了10多个小时后,找到了疑似目标物种。此时,刻钟上显示是凌晨2点钟,等回到营地,天已大亮。功夫不负有心人,经研究证明,这次发现的是一个新种,陈伟才博士把它命名为“大明山掌突蟾”,研究论文发表在《ZOOLOGICAL RESEARCH》(中科院一区TOP期刊)。

这只是陈伟才常年野外科考中最为“平常”的一次。为了寻蛙,他走遍了广西大部分的自然保护区,行程数万公里,而无数次的寻蛙之旅都是在人迹罕至的黑夜中进行。虽然寻蛙之旅艰辛且危险,但抵不过科考收获带来的快乐。截至2022年6月,陈伟才发表了10多个新蛙类,同时还发现了十几个中国或广西新记录,其中十万大山浮蛙是我国学者首次在浮蛙属发表新种,赢得了国内外同行的认可。

甘之如饴,他是勤耕不缀的科研人

艰苦的环境是铸造品格的“磨刀石”。为了寻蛙,陈伟才长期行走在人烟稀少的边远山区、自然保护区,时常穿梭在荒无人烟的深山老林间。艰苦的科考环境如同科研人的练兵场,培养了他锲而不舍、吃苦耐劳的钻研精神和勇于进取、无私奉献的高尚品德。秉承“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科研工作信念,他在科研工作上孜孜以求,到校工作不到4年,便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发表SCI论文9篇(中科院一区TOP期刊2篇,二区期刊2篇,三区期刊2篇),出版著作1部《大瑶山两栖爬行动物图谱》;其中《大瑶山两栖爬行动物图谱》获得了2022广西十佳科普读物大赛优秀奖;目前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林业与草原局项目1项。

高山若没有悬崖峭壁就不显巍峨,大海如没有惊涛骇浪就不再辽阔,江河若没有跌宕起伏就不会壮美,科研工作若没有经历艰苦环境的磨炼,何来收获的喜悦?据统计,截止目前,陈伟才累计出版著作2部,发表学术论文近50篇;其中SCI论文近30篇,2篇学术论文分别获得2011年度和2012年度广西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著作《广西两栖动物彩色图鉴》获第23届(2014年度)中国西部地区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2012年,陈伟才入选中组部“西部之光”访问学者人才计划;2013年入选广西第十六批“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

成绩已然过去,未来更可期待。为了八桂大地的绿色青山,陈伟才及其团队将继续不畏艰险,入密林,登高山,在未来的科研道路上披荆斩棘、再创佳绩。

图为陈伟才博士在十万大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科考工作


[打印文章] [添加收藏]
9001cc金沙以诚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