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秩华章·我与南师的故事】我的大学-9001cc金沙以诚为本
  • bet体育365官网正规,beat365手机版官方网站

    信息公开 书记信箱 校长信箱 监督举报 >信息门户(校内)
    X
    欢迎光临9001cc金沙以诚为本!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学校要闻 > 正文

    学校要闻

    【七秩华章·我与南师的故事】我的大学

    文章来源:宣传部 作者:韦复生 发布时间:2023年10月11日 点击数:
    图片 校对
    审核 终审

    1979年9月13日,我以高考成绩310分和全县地理分数第一名的成绩,在三哥的陪同下,走进了南宁师范学院,走进了自己的大学。

    当年高考填报志愿时,还颇费一番周折,我在读的武鸣马头高中是一所公社高中,上至学校领导,下至科任老师,很多都是县里简师毕业,没有正正规规读过大学,对于第一届参加高考的毕业生如何填报志愿,也没有清晰的目标和方向,但学校定有两条基本原则:一是高考分数哪一科高就报哪个专业;二是保证升学率,以考上能读为主。当时才16岁的我,更加没有什么主意,老师说啥就是啥。我第一志愿填报了华中师范学院(今华中师范大学),被第二条原则否决,按第一条原则,被广西高校唯一地理系录取。

    作者1979年夏在武鸣县马头高中的毕业合照

    初遇南师

    填报志愿后,最难熬的等待开始了。在一起考上大学的同学们中,我是最后一个收到录取通知书的,等待的心情可想而知。还记得1979年8月15日是公社街日,三哥上街从公社教育组组长手中拿到了我的录取通知书。我望着“南宁师范学院录取通知书”几行大字,心中的期待和努力的艰辛一涌而出,喜极而泣,从此我的人生迈入了一个新台阶,生命中又增加了一个不灭的印迹。录取通知书刚到时,还引起了两个笑话。我父亲看着录取通知书,带着十分疑惑的眼神说:有两个看不懂。一是本科四年是什么意思,不是讲考上大专了吗?(当时认为考上大专才是大学,本科是什么不懂)。二是地理专业是学什么的?毕业以后是不是从事风水勘测?现在在村里老一辈的族人中,还经常拿这个来当笑话讲。

    1979年9月13日上午10点,我扛着父亲新打的松木箱来到梦寐以求的大学。报到时,第一时间就见到了班主任赵肇明老师,因为我是地理系第一届学生,没有师兄师姐帮忙,接待新生的是系里的全体老师。一眼望去,全是充满慈爱的眼神,顿时心里安定不少。

    当时,南师在我的印象中是一个真正的大学模样,有标准的田径运动场、高大的教学楼(当时的第一教学楼还是相当的壮观)、专门的图书馆、庄严的大礼堂、宽阔的校内水泥路、整齐的学生宿舍和一排排的教工住宅楼等,特别是校园里经常走动着一批穿着中山装、别着钢笔的老教授,穿梭着一群怀着青春梦想的新老同学。对于当时我这个从来没有来到过南宁甚至从未到过县城的农村孩子来说,心情是相当激动澎湃的。

    地理系79级当时一共有34名同学,有应届生、往届生、老插青、锅炉工,年龄大的二十五六岁,一副老练的模样,小的十五六岁,一脸乳臭未干又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总之,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故事。这种场景是二十世纪刚恢复高考时,77、78、79级大学生的群谱相,反映了当时社会转折时期的特点。

    踏入大学之门,对于来自农村的我,恍如进入一个全新的世界,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是不用交学费、书费、杂费、住宿费。二是每人每个月有19.5元的伙食补助和29斤粮票。大学四年,除了期末回家的车费,我很少从家里拿钱和粮票,甚至每年寒暑假,这些补助照样发,还能补贴家用。三是饭堂扣肉美味,但饭经常不够吃。大学四年,我非常感谢班里的6位女同学,当时饭堂吃饭是采用铁盘蒸煮的办法,一盘12块,每人一块。那时,我正是长身体的时候,饭量大,而6位女同学则饭量较少,她们吃饭时会剥去饭皮,这些饭皮经常成为我们几个年轻男同学的美味,我现在一米七二的个头,可能也离不开这几个女同学的关照。

    求学南师

    开学典礼过后,我正式开始了大学四年的学习。地理系课程设置也跟全国高校课程设置一样,第一年是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第二、第三学年是专业课、专业实习课,第四学年是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写作时间。对于当时的大学生来讲,公共课中最难的应该是英语课和高等数学,由于我高中的数学基础比较好,高等数学对我来讲不是问题,最大的问题是英语。当时农村高中英语课开得不深不全,也缺乏英语教师,我在高中时的英语学习基础不牢,单词经常用汉字标注,出现过许多笑话。大学时教我们英语的是外语系一个秃顶的老教师,为人和善、讲话慢条斯理、不愠不火、很有耐心。应该讲,我现有的英语基础,是这位老师教育的结果。

    专业课学习时,我最喜欢的是陈鼎常教授的地球概论,郝革宗教授的地质学基础,刘茂真教授的经济地理导论,莫大同教授的气象学基础。上述课程的开设,开拓了我对地理学学科的认识。记得刚开学时,大家对地理学科的认识都很肤浅,也不知其所以然。韦悦珍同学(原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出于对专业的兴趣,以个人理解,把地理系改为“地球物理系”并在课本上标注,深得我的赞同。陈鼎常教授的地球概论,将宇宙空间的概念从大到小、从宏观到微观一一道来,拓展了我们的专业思路,其中“上下四方谓之宇,古往今来谓之宙”及“空间无边无际,时间无始无终”的宇宙概念,彻底折服了我。郝革宗教授的《地质学基础》则从地球圈层划分,地质构造运动,地质地貌变迁等视角,把地球的构造进行深入地剖析,使我大开眼界。莫大同教授气象学基础则从大气运动,大气圈层划分,气压、气温、天气、气候带的形成,分析大气运动的规律和气候形成的原因,加深了我对气候变化的认识。刘茂真教授经济地理导论则从经济带形成的原因、特点、规律、经济布局的基本原则,对经济与地理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加深了我对专业知识的理解。

    1980年,莫大同教授在课余辅导地理系79级同学

    在地理系四年学习的时间里,最能使我们自豪、令其他专业同学羡慕的是每学期都安排有野外专业实习。大学四年,我们曾到横县六景,兴业石南,北海涠洲岛,桂平西山、金田,广东湛江东海岛、碯州岛等地做专业野外实习。由专业授课老师结合课程要求,进行野外观测、学习和实践,使我们对褶皱、断层、火山地质构造、土壤分层及特点、地质遗址、化石等地理事物有深刻认识,为专业素养的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础。每一次出发和归来,走出校门和回到校园,迎来的都是羡慕和钦佩的目光,使我们有一种莫名的自豪。

    1981年4月刘茂真教授指导地理系79级在野外实习

    毕业南师

    大学四年,地理系79级是南师的一面旗帜,曾经两次获得自治区先进班级,三次获得南师先进班集体,班主任赵肇明老师也先后荣获自治区“优秀班主任”“学院优秀班主任”等荣誉,当时说到南师地理系79级,是杠杠的硬品牌,老先进。

    1982年4月地理系79级荣获各类奖项全体师生合影

    1983年,我毕业了,获得毕业证和理学学士学位,并走上工作岗位,投身当时热火朝天的改革开放前沿,走向了社会。作为改革开放后广西第一批地理专业的毕业生,虽然社会的需求量大,但给我们分配的指令性计划并不太好,每个地区限分配两个人。原计划我是要分回武鸣高中当一名地理老师,但由于计划的限制,只能远走他乡。当时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给我两个选择,一是到左江华侨农场中学,二是百色地区。因为毕业教学实习时我曾经在百色中学实习,所以我就选择了百色地区,从此与百色地区结下了不解之缘,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岁月。

    1983年7月地理系79级毕业合照留影

    感恩南师

    领完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参加完毕业典礼后,我和武鸣老乡黄泉忠(原广西民语副主任)一起扛起行装到百色报到,原希望能到百色高中,但当时田东师范学校没有地理教师,时任校长黄鹄听说有地理本科学生到教育局报到,堵在教育局门口要人。就这样,第一天到百色,第二天就上了田东师范学校手扶拖拉机,与中文系校友肖辉老师一同到了田东,从此开始了自己的从教生涯。

    一进百色。当年在田东师范学校任教时,我才二十岁,现在处于这个年龄的孩子,才刚刚进入大学校门。当时整个学校校园没有一条水泥路,通往教学楼的道路破烂而泥泞。下雨时,师生脚底都沾满泥巴,大家戏称为“增高鞋”。为了减轻负担,同学们上课前总喜欢把脚底的泥巴抹在教学楼的楼梯上,被泥巴抹平的阶梯变成滑梯,上下楼成为一件难事。所以晴天时,田东师范学校有一种很有意思的劳动安排:到楼梯铲泥巴。另一个值得记忆的事就是缺水,田东师范学校在田东县城城北的一个山坡上,因为县城供水能力差,无力供水到学校,学校只能自己掘井、自行抽水供应。遇到停电或其他情况,就只能辛苦学生和我们这帮老师了,好在后面条件慢慢改善了。在田东师范学校的四年,我担任全校地理课教学任务,辛苦也踏实。在这里,我收获了自己的从教经验,也收获了爱情,建立了自己的家庭,有了可爱的孩子。当时田东师范学校普师班的学生都是参加中考后直接进校读书,毕业后到各地小学任教的。这些学生基础好、理解能力强,都是学习的佼佼者,并且都是农村孩子居多,吃苦耐劳。记得当时中师地理教材与高中地理教材基本一致,同学们已经开始学习自然地理知识,因此大大地拓展了我的讲课空间。我带他们建简陋的气象站,晚上爬到楼顶拿着三节电池的电筒看星座,讲牛郎织女,同学们的兴趣十分浓厚。

    1987年11月,为解决与爱人两地分居的问题,我调进了右江民族师专地理教研室,与教研室同志一道承担百色地区地理师资的培训任务,并筹建地理专业。

    民大18年。1991年11月,因工作需要,我调到广西民族学院(现为广西民族大学),从预科部地理教师,到干训部经济教研室讲师、副教授,从干训部副教授到政治经济系、管理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商学院的教授,从一名普通的老师到预科部主任助理,干训部主任助理,从管理学院副院长,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商学院常务副院长,商学院院长,进入了成长的快车道。科研方面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从右江民族师专发表的第一篇学术论文开始,慢慢地走上了学术的正轨,开始著书立说,其间共出版学术专著三部,连续3次获得广西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主持并完成了国家级科研项目2项,成为学校旅游管理专业带头人。2008年,我与当时民社学院张有隽教授一起,发起并成功申报了民族经济学科硕士点。在这个硕士点,我培养了13名硕士研究生。其间,我曾分别到中山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广西大学读研和进修学习,丰富了自己的学术修养,提高了自己的专业能力。

    二进百色。2009年7月,经笔试、面试、考核,我被自治区人民政府任命为百色学院副院长,在百色学院的8年时间(2009年8月至2017年11月)里,分管科研、后勤、保卫、财务、资产管理、图书馆、博物馆、基建等工作。2011年,我作为广西选派的第一批高校领导赴国内985、211挂职成员,被组织安排到南京大学挂职校长助理,时间为10个月。在这期间,我曾协助南京大学三位分管副校长工作,协管南大的科研、人事,后勤集团工作等,并撰写了《嚼得菜根,做得大事》的调研报告。

    回归南宁。2017年11月,我被调回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担任副校长,回到了南宁。期间,我经历了学院改制为本科的艰苦岁月。由最初改制为广西经济学院的失败,到2019年改制为广西职业师范学院的成功,中间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泪水。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加快罗文新校区的建设,学校党委将罗文校区建设指挥部总指挥长的担子交给我,在2019年10月至2022年12月这三年时间内,我和基建处的干部职工一道,忍受酷暑冬寒,顶住各方压力,全力以赴投入工作,顺利完成新校区一、二期的建设任务,为拓展学校的办学空间,实现党委提出的“两实现,两建成”目标任务提供了切实保障,我也得到了学校领导和广大教职员工的赞誉。2023年7月我被自治区党委组织部颁发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记功奖章一枚、嘉奖证书一份,并记三等功。

    作者2023年7月荣获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嘉奖证书及记功勋章

    山感恩地,方成其高峻;海感恩溪,方成其博大;我感恩母校,感恩南师,方成自己的事业。时光冉冉,转眼已经离开母校40年。但一千多个日日夜夜的大学生活,如回放的青春影像,时不时撩拨我的记忆的琴弦。千言万语说不尽,千歌万曲唱不完,最后只能汇成一句话:感谢母校,祝福南师。9001cc金沙以诚为本生日快乐!

    弹指一挥间,毕业四十年

    【作者简介】韦复生,就读于地理系1979级。曾任广西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商学院院长,百色学院副院长(期间曾挂任南京大学校长助理),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副院长,广西职业师范学院副院长。

    [打印文章] [添加收藏]
    9001cc金沙以诚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