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5月,我怀揣广西壮族自治区公安厅政治部干部调动公函,直奔南宁师范学院(9001cc金沙以诚为本的前身)人事处报到。8月,我携一家四口搬进南宁市明秀东路175号大院,正式加盟地理系,开始我的“讲坛生涯”。
1979年冬,作者和家人合影
初到地理系: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万事开头难。重建地理系并非轻而易举,不是人们所想象一个教室、一块黑板、一本书、几盒粉笔就可以开张的,而是要做好充分的建系工作,包括软件和硬件。就拿硬件之一的实验室说吧,包括矿物标本室、地质地貌模型室、植物标本室、土壤实验室、水文气象实验室、地球概论演示室、教学挂图、图书资料等。没有这些条件,建系办学就是一句空话。
我是在地理系筹备进入后期且距首届79级新生秋季入学仅剩三个月时来到地理系的。办妥报到手续后,系领导就交给我一项重要任务:赶制一批供新生入学上课用的教学挂图。
“没有地图学就没有地理学”“地图是地理的灵魂与生命”。在那个没有多媒体的年代,教学挂图是地理系各门课程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我迅速领会了领导的意图和任务的紧迫性,二话没说就愉快地接受了任务。
我刚到地理系上班时是只身前来,当时家属还未迁来。我先是住在学院招待所,后来为了节省开支,干脆搬到地理系临时实验室。在从学院保管室领来一张单人床和简单铺盖安顿下来后,我全力投入制图工作。在那两个多月的日子里,我经常加班加点,夜以继日,连周末也用上。当时我满脑子里就只有地图、地图、地图……在克服了种种工作上、生活上的困难后,我终于如期完成了制作地理教学挂图的任务,满足了首届地理系新生上课的需要。
开设第一门课程:地理摄影与素描
1983年秋季,我在地理系81级开设了第一门课程:地理摄影与素描。地理摄影与地理素描是从事地学研究和地理教学工作的基本手段之一,被列为高等院校地学类专业的专业技术基础课。掌握并熟练运用地理摄影素描的技能,可快速而准确地获得最直观的地理信息,为业内分析、论证、研讨地学现象、成因与演化过程提供第一手资料。
为上好这门课,我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一是搜集国内外有关书籍与资料;二是与国内同行交流;三是提高与强化自身的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四是编印一本供学生上课使用的教材讲义地理摄影与素描讲授提纲。另外,我还着手建立地理摄影实训暗室,以供学生实训(冲洗胶卷和晒印相片)之用。
经过半个学期课堂上的理论学习,以及野外拍摄、在摄影实验室冲洗胶卷和印放照片等实践,当同学们第一次看到自己拍摄并亲手冲印出来的第一张照片时, 一种喜悦和成就感赫然在脸上浮现,更加激发了他们对这门课程的浓厚兴趣。81级摄影外景实习安排在西园国宾馆、南宁剧场、邕江桥头两岸等场所,同学们把学到的理论付诸实践,拍到了不少很好的摄影习作。
1986年5月,作者(左一)指导地理系84级学生在南宁凤凰滩进行地理摄影野外实习
地理素描的教学,安排在地理摄影教学内容结束之后。由于绝大多数学生在中学阶段没有学习过美术,因此这是他们第一次拿铅笔学画画,感到既新鲜又无奈。我只好因材施教,先从教线条练习入手,再教一般透视原理,待学生掌握一定基础后,再教他们学习画一些地形地物,由浅入深。另外,野外写生可以强化对基本理论的理解,从学生的作业来看,他们学习认真、善于动手、勤学苦练,在进步中不断成长。
2012年10月,作者指导地理系2011级学生进行室外写生课
开设第二门课程:中国经济地理
1985年秋季,我在地理系82、83级开设了第二门课程:中国经济地理。中国经济地理(以下简称“中经”)是地理系的一门主干课程,综合性是这门课程最大的特点,地理系几乎所有的基础课都是为它服务的。因为某地域的经济发展取决于两大因素: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基础。前者包括地理位置、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后者包括社会发展历史、人口、民族……相对于地理系几门主干专业课程来说,中经比较难教,因为某地域经济发展状态处于动态变化之中,而教材则5年或10年才修编一次。如果仍用教材里那套老数据教给学生,则容易误人子弟。这无疑就需要教师不断关注国内经济形势、经济政策、经济措施及最新的经济统计数据。
中国经济地理是一门国情课,中国的基本国情全在卷中,但在课堂上仅仅向学生讲授中国的基本国情显得有点单调和干燥,世(界)情呢?区(广西)情呢?所以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摸索到一个经验,就是在讲授这门课时做到“立足中国,放眼世界,关注家乡”,即:重点是讲国情,也要联系“世情”与“区情”。这样授课内容就丰富了,学生的视野也开阔了。
1987年11月,地理系84级赴桂林进行经济地理实习,考察漓江旅游资源
为地理系学生教学与教育实习而奋力
课程教学实习和教育实习是地理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通过理论联系实际,走向大自然,走向中学的讲台,学会真正的知识和掌握熟练的教学技能,学生才能为毕业后参加工作打下稳固的基础。地理系的实习包括课程教学实习和教育实习。课程教学实习是一年一度的,包括大一的地质实习,大二的地貌、气象水文实习,大三的植物土壤地理实习,大四的人文经济地理实习。而教育实习则被安排在大四(第七学期)赴中学进行。
从1985年为地理系82级经济地理安排教学实习开始,几十年来,我先后为地理系25个以上班级联系、指导教学野外实习和中学教育实习,并且每次都安排得比较顺当,学生满意度较高。地理系学生外出教学实习有三点要求:选点典型、内容丰富、确保安全。
地理系自然地理教研室老师精心研究地质地貌课程野外实习计划
要让学生高兴出去,平安而归。几十年来,学生的实习没有发生任何意外事故,这背后离不开学院领导及带队老师的精心策划、周密安排与严格管理。其实,一次实习的策划与组织工作不亚于举办一次示范性公开课。从计划、选点、线路预察、交通、食宿、安全、撰写实习报告等,都得全盘落实和周密考虑,力争最大限度达到预期的实习目的。
实习得以比较顺利开展,还借助于校友的鼎力支持。2002年5月,我们带领99级地科班学生77人去柳州市柳东新区汽车城和高新开发区参观实习,得到柳州新区管委会人事部丘建宏校友的热情接待:派出大巴专车接送实习生;在报告大厅挂起欢迎横幅;提供全体师生共80多人的午餐,大家共聚一堂,其乐融融。
2001年5月,地理系98级学生在柳州经济地理实习中考察柳州发电厂
教育实习也是地理系教学的重要部分。学生在经过三学年地理专业和相关教育课程的学习之后,要到中学去登上三尺讲台亲自实践、接受磨炼,为毕业后顺利加盟中学教师大军而努力,这是必不可缺的一个重要环节。地理系教育实习在2010年以前是没有固定实习基地的,我们的战略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因为当年广西高校本科开设地理专业的仅此一家,所以教育实习选点空间广阔。
当然,师范院校学生进入中学实习,对接待方来说,是有点压力的。诸如要解决食宿问题、备课试讲教室、指导教师等。更主要是为期一个多月的实习,多少会干扰该校的教学安排。特别是一些重点中学,当实习生一走,原任课教师通常会立马组织补课。所以,有些中学推说条件差婉言拒绝。但是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中学有义务接受师范生教育实习,这对基础教育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2005年秋季,地理系2002级地科班的教育实习点拟设在桂平市两所中学:桂平一中和浔州高中。我先去桂平一中联系,因为该中学校长是学校校友(地理系79级毕业生),所以我一开口他就同意了。接着前往浔州高中,据说这所百年老校从来不接受实习生,但是我还得去试试。我找到时任的陈校长,他是一位有资历的老校长,当我提出联系学生进校实习的请求,刚开始他表示不接受。后来,经过长达一小时的交流,他终于松了口,最后同意接受我们的实习生,并帮助协调解决实习期间的相关问题。后来,在实习接近尾声时,实习组策划主办了一场地理知识抢答晚会,陈校长全程参加,还上台为优胜者颁发奖品。
2010年10月,指导地理系2004级学生在北海五中教育实习
义务兼职,服务广西地理学会
中国地理学会是全国地理界最高学术机构,下设省(自治区、直辖市)级学会,属学术性社团组织,没有财政拨款,办事人员都是义务兼职,没有任何薪饷或劳务报酬。广西地理学会挂靠在广西师范学院地理系,一般由地理系系主任兼任学会理事长。
我在广西地理学会兼职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当时陆续有全国性的地理学术会议在广西举办。广西师范学院地理系作为广西地理学会挂靠单位,经常被选为承办或协办单位,是会议的东道主。这意味着,地理系每次都得抽调老师前去做会务工作,我就多次被抽调去搞会务工作。会务工作极为繁杂而且有时限性,特别是全国性好几百人的大型学术会议,最令人头疼的就是购买与会代表返程的火车卧铺票。不少与会者是来自全国各地大学或科研单位有名望的老教授、老专家,他们远道而来,我们不能让他们坐几天几夜的火车硬座返程。但是当年铁路快车较少,购买火车卧铺票非常困难。要解决几十甚至上百张同一时间段离邕的长途火车卧铺票,可以想象会有多困难。但是,经过我和同事们的积极努力,每次都顺利地解决与会者的返程卧铺票问题,获得了与会人员的高度赞扬和诚挚感激,从而提高了学校地理系的知名度与信任度。我在广西地理学会先后担任数年助秘和十多年常务副秘书长,每两年组织召开一次地理学术年会,我学到了宝贵的社会学知识并提高了组织能力,在中学地理教师中发展了一大批新会员,结交了不少地理学术界的朋友。
退而不休,寻找上课的“乐趣”
按规定,我应该在2001年7月退休,但因教学需要延迟了两年,至2003年7月正式办理退休。名义上退休了,实际上我是“退而不休”。原来担任的地理摄影与素描地理板画板图这些课程暂时没有老师接替,而学生又很想学点提升自己动手能力的东西,于是我自愿继续给04级地科以后的班级上课。另外,我还为校内的新闻与传播学院空乘专业讲授旅游摄影,为师园学院中文系讲授新闻摄影,为师园学院体育系讲授体系摄影等等。我积累了几十年的教学经验,憋着无地释放,总感觉难受。况且,我已经把上课视为一种乐趣。在上课中,能经常与学生面对面交流,会促进自己心态变得健康与年轻,思路更活跃,神情更轻松。
2011年5月,为地科2009级学生讲授《地理板画板图技法》
追逐光影,踏遍山川人未老
有地理人说“游山玩水为专业”,也有人说“地学工作者是没有旅途的”,因为他的旅途就是观察和记录。我觉得这两句话听起来很顺耳,故在几十年的工作、生活中自觉或不自觉地作了实践。
退休后,我就开始酝酿外出旅游,因为条件许可了:一是有时间;二是身体尚可;三是经济允许;四是装备完善;五是家人支持;六有亲戚同行相伴。万事俱备。于是,从2006年夏天开始至2014年夏天的九年间,我“西出西欧十国”,“东渡日、韩”,“南下新、马”,“北赴俄罗斯等北欧四国”,辗转欧亚大陆的东、西、南、北共20个国家。
2011年12月,作者马六甲海峡工作照
至于国内,几十年来,除了西藏、青海、宁夏、福建、台湾等几个省区外,都留下了我的足迹。林林总总,我拍了数万张数码照片,写满好几本记录素材,整理、编辑和刻制了好几张配乐风光光碟,在南宁、柳州、桂平、贵港、横县举办了10多场个人摄影展览,与广大学生、老师、摄影同行共享我的旅游心得与欢快心情!
1997年6月,作者应邀参加桂平北回归线标志落成庆典,期间接受广西电视台学术专访
汇图成书,甘为学子留印记
在长达几十年的教学过程中,我不失时机地拍下有关教学活动及校园生活的现场照片,我把这些素材完好地保存了下来,筹划退休以后慢慢整理。2018年,以“地理与资源环境科学学院发展40周年庆典”为契机,我开始实施“汇图成书”的五年计划。在这宝贵的五年时间里,我全力以赴、精心编辑、认真制作、追求完美。直至2023年6月,计划中五本图文书作(《美的大学生时代》《大学生风采》《讲坛生活》《旅游浪漫诗抄400首》《花花世界》)全都完成,谨以此作为小小礼物献给“9001cc金沙以诚为本70周年校庆”和“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重建45周年”。
作者编著的五本图文书作
生命如歌,岁月留痕。转身回顾,我的一生似乎与地理系“天生有约”,不是吗?我读大学在彼地理系(作者1964年7月毕业于广西师范大学地理系地理专业),毕业后出来工作,在外辗转十数年后,却毅然选择回归此地理系(南师大)任教。诚然,这里是一片阳光、一隅沃土、一方温润,几十年来培育我茁壮成长。在这里,我“如鱼得水”地从事自己的专业;在这里,我个人的特长得以充分发挥。因此,我有理由心满意足地说:讲坛生涯终不悔,奉献学子一份情。
【作者简介】周山,教授,于1979年5月到学校地理系任教,2003年7月退休。曾任学校地理系办公室代主任、地理系经济地理教研室主任、广西地理学会常务副秘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