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之战》的作者是黎汝清老先生,也正因为是编剧出身,他在写作方面的风格不同于一般的历史文学的风格,而是以一种浪漫细微的描写手法和恰如其分的想象,将《湘江之战》描绘的如诗如画,像一本小说一样,深深吸引住了读者们的目光。在本书当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些伟人的形象,在读的过程中也因此有了许多想法。
第四次反围剿之后,毛泽东被剥夺了指挥权,红军由周恩来、博古和来自德国的共产国际军事顾问组成的"最高三人团"进行指挥。这三个人无论是在哪个方面看来,都是十分出类拔萃的人才,但为什么会使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以及导致后面红军被迫长征,我想失败的原因都离不开指挥领导人的性格,因此这是一个值得我们讨论的地方。
李德,德国人,一位曾获得过斯大林的高度评价的优秀人才。他曾满怀着希望千里迢迢的来到中国,本想大展身手,不料事与愿违。文中说到"他唯一的缺陷是蔑视东方:日本、朝鲜、印度、伊朗、蒙古的军事家的传略和记述,他不屑一读……这是他的历史局限、政治的偏隘、日尔曼民族的优越感作祟。"试想一位带着民族歧视,对中国当时的情形不能深刻的领悟的人,全凭借前人的模式制度套用在中国的身上,是不可能适用的,而李德最为指挥领导人,理应为牺牲的千千万万的红军负责!
博古,精通多门外语,不到30岁就进入"最高三人团",属于年轻有为型人才。他对中国应该说是了解的,但为何也没能阻止血流成河的惨剧发生?文中他在与李德的对话中说道"一切挫折,几乎都是客观给我们造成的!中国有句古话:自古兴亡不由人。谁也没有办法,谁来领导也不会出现比我们更好的局面。也许会更糟。我们完全是按照共产国际的指示行动的!"把过失归咎于客观因素,固执迷信权威,却从没想过自己生搬硬套的想法,不舍得放弃辎重的拖拉,才是失误的关键。或许是他太年轻,把打仗的过程想得过于简单;也许是他觉得忠诚的布尔什维克,必须百分之百地服从命令。而我认为,他是盲目自信,不愿意吸收好的建议,不愿意结合实际,不愿意承担责任。中国历史上也有许多少年得志的人物,项羽不听范曾的劝告被刘邦所灭,周瑜因嫉妒孔明而死,这些都是值得年轻人反思的。
周恩来,令国人十分爱戴尊敬的人,一直以来也深受世人的褒奖。他是个温情的人,始终把中国的革命和中国的人民放在首位,所以他"对红军的每一个挫折,都感到自己负有直接和间接的责任,这种不贪功,不诿过的性格给他带来比别人更多的自责和痛苦",他深感自己是不自由的:受多方面的制约,使他的才智无法发挥,使他的主张无法推行。他必须执行上级的指示,面对可能发生的坏灾难,他有预感但无法改变。
毛泽东一代伟人的形象在中国人的心中是根深蒂固的,他超乎常人的情怀和胸襟在书中有着充分的体现。他精通《孙子兵法》,对中国的国情了如指掌,明白中国的崛起必定需要依靠占大多数的农民,他是农民家庭出身,没有出国留学的经历,也不懂外语,面对身边许多留过洋的"真正的布尔什维克"们,他就显得比较"土"了。长征初期,他相继被解除了党政军中的职务,得不到重用,部分同志因为担心犯错误有意疏远他。他面对惨不忍睹的战争局面、被排挤的境遇、自己虚弱的身体,不因一时的失意而颓丧,依旧能保持一颗强大的心脏,对红军取得最终的胜利保持着强烈的信心。他过人的能力和巨大的人格魅力打动了许多同志,使大家又重新重视了他的作战思路,红军按照他的主张改变了进军方向,历尽艰辛最终逃出了敌人的围追堵截,为革命成功保留了宝贵的骨干。他在艰难时不畏首畏尾,在被忽略时不妄自菲薄,在失败中仍能保持清醒头脑和浪漫主义情怀的态度,在任何一个年代都值得称赞和学习。
这本书给了我很多人生启发,我们在实践中应该适中保持着一颗谦虚谨慎的心,尊重客观规律,不能照搬前人的经验,而应与实际相结合。同时我也感受到了每一位伟人的背后,其实都有一颗“有趣”的灵魂,他们都是有血有肉的有着和我们平常人一样的感受的人。
我们离当时的战争已过去了很久,现在的中国是有着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我们如今是幸福安宁的,然而我们如今的幸福生活,是每一位中国革命先辈们的努力下完成的,湘江之战的血场已被历史洗涤的不见踪影,但历史的教训不能忘。作为每一位当代青年我们更有责任和义务,在21世纪的道路上热血奉献,共同谱写中国新时期新辉煌!(编辑/潘金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