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晚,外国语学院在武鸣校区举办以“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的英美文学研究”为主题的学术沙龙。此次沙龙由姚本标教授主持和主讲,2020级外国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生訾博威、柏伟以及2021级外国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生官上竣、段昕怡、谭瑶受邀主讲一部分内容。
姚本标教授首先介绍了人类命运共同体在英美文学应用的前沿性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给文学带来的启示。随后姚本标教授以“雪莱诗歌的生态共同体表征”为题,向同学们介绍雪莱诗歌的生态整体主义观,并以“云”意象讲述雪莱的生态乌托邦理想;接着阐述了雪莱的素食生活与动物保护生态观。最后姚本标教授总结道:“人类只有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尊重自然并认识到其真正价值,对所栖居的地球担负起道德责任,才能‘诗意地栖居’于地球上,缔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共同体。”
接下来,几位研究生主讲人继续接力本次沙龙。訾博威同学从地缘政治学角度,采用历史学研究方法讲解《贝拉罗萨通道》中犹太人悲惨的命运,为大家形象地展现了犹太难民历经艰险和生存的艰难。柏伟同学以共同体这一概念为着眼点,从同性共同体、异性共同体以及民族共同体几方面,探析《灿烂千阳》中的共同体建构以及胡塞尼通过小说所传递的共同体意识。段昕怡同学通过对小说《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的深入研究,提出:“在一个人机共存的空间,人类与机器之间不应该是主仆关系;相反,他们是彼此的构成性他者。人类应当尝试突破自我与他者的边界,去展望一个多元、开放的共同体。”谭瑶同学以小说《死者》为例,讲述了乔伊斯在小说中构建共同体来建构爱尔兰民族意识,并以此获得身份认同。官上竣同学从地缘、血缘、精神多个共同体的书写出发,探讨《藻海无边》中女主人公安托瓦内特的身份认同困境。
最后,姚本标教授对几位研究生的学术能力和展示做出了肯定,并从学术展示的内容选取、篇幅和时间控制等几方面对同学们的学术展示做出了细致和独到的点评。其他同学也积极参与了讨论和提问。
此次沙龙进行了近3个小时,同学们表示本次学术沙龙促进了研究生学术思路的交流和碰撞,给予了研究生们分享和展示学术魅力的舞台,极大鼓舞了研究生们对英美文学研究的热情。(编辑/谢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