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教育】《光明日报》发表我校党委李丰生书记理论文章《新时代的耕读教育不能只是一时之谈》-9001cc金沙以诚为本




bet体育365官网正规,beat365手机版官方网站

信息公开 书记信箱 校长信箱 监督举报 >信息门户(校内)
X
欢迎光临9001cc金沙以诚为本!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媒体报道 > 正文

媒体报道

【党史学习教育】《光明日报》发表我校党委李丰生书记理论文章《新时代的耕读教育不能只是一时之谈》

发布时间:2021年03月17日 点击数:

新时代突出耕读教育,不仅可以作为净化人的心灵、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和提升学生道德素养的重要手段,还可以激励乡村社会可持续发展,推动乡村振兴。

耕读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已出现了耕读文化。古时候的中国是典型的农耕社会,进行农业生产是人民日常生活的重要活动,以此来谋取生产,即所谓“耕”。历代统治者重视民生,鼓励农业生产,将发展农业视为国之大事,每年会在特定的日子举行与农业相关的典礼,以向社会传达重视耕作的态度,鼓励民众辛勤劳作,增强耕作信心。儒家文化作为传统社会中的主流思想,其提倡教化民众,有教无类,即所谓“读”。中国平原耕地较少,多为山地、丘陵,加之农业技术有限,仅进行农业生产,甚至无法满足生存需求。后来,科举考试的出现给予普通群众改变自身命运的机会,成为除耕作以外的另一条主要谋生之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积极主动学习,以求步入仕途,为宗族带来荣誉。

故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进行农耕之余,拿一本书进行学习,成为古代学子的一种常态与梦想。如《围炉夜话》中所说“耕所以养生,读所以明道,此耕读之本原也。”此种更常常被写入家训之中,清《睢阳尚书袁氏(袁可立)家谱》:“九世桂,字茂云,别号捷阳,三应乡饮正宾。忠厚古朴,耕读传家,详载州志。”故耕读文化的一个重要价值取向,就是重视家庭建设、重视伦理道德修养。儒家以“仁”为核心,提倡“仁者爱人”,逐步上升为具有约束性的道德准则和治理手段,涵养于其他传统文化之中。这种道德标准不仅涉及到人际关系,也涉及到人与自然。

耕读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还影响了中国农业、文学、教育等领域的发展,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信仰和价值取向。中国古代文学中涉及到农业的词句比比皆是,如“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等。

新时代需要耕读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耕读传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明确要求:“切实保护好优秀农耕文化遗产,推动优秀农耕文化遗产合理适度利用。”

新时代,耕读教育有了新的内涵:

自立自强,追求进步的耕读意识教育。耕读教育反映的是一批批有远大志向的人士,在艰苦的农业劳动中,仍坚持学习与进步的人生态度,他们在长期的农业劳作中,形成了“勤俭节约”“自强不息”的精神。新时代需要继续倡导耕读教育这种“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自爱自尊精神,培养学生的耕读意识,让学生明白,幸福需要通过勤奋来实现。

服务奉献,敢于担当的劳动观教育。从耕读教育的发展来看,其包含着“为民造福”“以身许国”“舍己为人”的大局意识,这些是中华民族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精神力量。新时代,需要运用耕读教育培养学生科学的劳动观,明确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目标,培育极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现实生活中敢于斗争,勇于奉献的劳动精神。

知农事,善农活的农业实践能力教育。传统的耕读教育包含着重要的农业生产知识、技术,形成了以知促行、以行补知的实践观念和农业情怀。新时代需要进行耕读教育,注重丰富学生的农业知识,培养学生的农业学习兴趣。同时还要注意学生一定的农业生产实践能力培养,形成专业素养和魅力,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农业实践活动。

优化耕读教育的发展空间

新时代的耕读教育不是一时之谈,在具体实施中要注重耕读教育的持续性发展,及时构建起完善的教育体制,将耕读文化培育体现在学生的各个发展阶段之中。

注重耕读教育的连续性培育。传承耕读文化,可进行耕读文化馆、平台建设,开展针对不同年级的主旨教育,注重耕读文化育人的长期性和个性化。对小学生,可以进行“耕读文化动手作”活动,在简单的模仿与想象之中,了解传统文化,培养小学生认识、理解、热爱耕读文化。对中学生,可以进行“耕读文化阅读与思考”活动,让中学生了解耕读文化的传统、来龙去脉,增强中学生的耕读意识。对大学生,可以开展“从生活点滴感悟耕读文化的存在与发展”,提高为传承耕读文化的意识和能力。如此,打通各学段耕读教育之间的话语断层问题,使学生对耕读文化有完整、系统的把握,促进耕读文化的效能被实实在在地发挥出来。

优化耕读教育的发展空间,开展不同类型的教育课程,满足学生的多元需求。加强对学生群体进行职业类教育,完善高校的课程体系。要以注重农业发展、人与自然、劳动教育等为主要内容的课题体系构建。开展劳动教育,在学校营造劳动创造幸福的良好氛围,尊重劳动的价值,认可劳动的意义。对各类专业中表现较好的学生进行表彰与评选,树立劳动的意识,以身边人的模范引领作用,对学生起到激励和榜样作用。亦可举办与劳动相关的演讲、表演等多种活动,激发学生的耕读热情。同时,还可以加大宣传,进行劳动为主题的班会教育,创造条件带学生进行实地耕作。

报道链接:https://epaper.gmw.cn/gmrb/html/2021-03/16/nw.D110000gmrb_20210316_2-13.htm

[打印文章] [添加收藏]
9001cc金沙以诚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