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上午,南京大学教授、杭州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评委、中国音韵学会顾问、中国语言学会常务理事鲁国尧先生应邀在文星楼六楼文学院会议室举行了一场学术报告会。报告会由文学院石勇副教授主持,文学院刘昌海书记、语言学专业老师以及我校部分研究生参加了此次报告会。
本次报告会分为上下两场,上半场题为《衰年变法》。鲁教授将其年逾古稀之寿喻为人生之“衰年”,又由此引申到历史中朝代的衰年。历朝历代以来,每至衰年总会有各种变法出来试图力挽狂澜,这些都体现了一种革旧鼎新的精神。然后鲁教授又重点介绍了两位著名画家:齐白石先生和黄宾虹先生。齐白石先生开始以木匠出身,转为卖画,并在中老年的“衰年”时期“扫除凡格实难能,十载关门始变更”,不停学习转变画风,最终成就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一。黄宾虹先生早年受“新安画派”影响,以干笔淡墨、疏淡清逸为特色,为“白宾虹”;八十岁后以黑密厚重、黑里透亮为特色,为“黑宾虹”。而“黑宾虹”,如鲁教授所说,使黄宾虹先生自己乃至中国的山水画上升到了一种至高无上的境界。上半场的最后,鲁教授以总结陈寅恪等学者的思想为基础,提出了治学十二字方针:“义理、考据、辞章、坚实、会通、创新”。
下半场的主题为《语言学与美学的会通》,鲁教授主要以西晋辞赋家木华的《海赋》为例,探讨汉语独特的语音魅力,提出汉语中的双声、叠韵、叠音等具有音韵和谐的语音特点的三类现象应该有个统称——“音耦”;同时由于汉语独特的音调系统,与双声、叠韵相应还应该有个“骈调”,即平仄的对应;然后针对在汉语的同一句中以及两句之间平平仄仄的相隔与相连,鲁教授还提出了“同齐”、“异别”的概念。这些概念是新的,但内容却是中国文人自古以来就会自觉在作文时运用的独特技巧,像唐宋的诗词大家杜甫、白居易、苏轼等人的作品更是个中翘楚。说到这里,鲁教授还情不自禁地咏颂起自己十多年前以近体诗翻译的《青年人的永不衰老之感》,语调劲健婉转、刚柔相济,在场听众不由自主地鼓起掌来。通过语言学与美学的会通,鲁教授希望语言学人能够善于“小题大做”, 从细处着手研究乃至发现新的跨领域边缘学科。
报告会期间,鲁教授博古通今的学术涵养、神采奕奕的学者风范、与时俱进的学习精神赢得了大家一次又一次的掌声,全体与会人员对学术中的“会通”与“创新”都有了深刻的体会和思考。
鲁教授的精彩报告做完后,几位老师和同学针对本次报告会的内容以及相关语言学知识进行了积极提问,鲁教授也一一耐心地做出了解答。在热烈的掌声中,本次学术报告会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