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独处,很多人会条件反射地认为独处就是“独自一人”,其实这是一个误区,从严格意义上来说,现代社会推崇的独处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独自一人”,而是“被人群环绕中的独自一人”,也就是“社会性的独处”。而真正意义上的独自一人,我们称为“结构性的独处”,就是把一个人彻底的放逐,取消他的成员资格,剥夺其所有的社团权利和人际关系,失去社会的承认,通俗一点的解释就是“流放”。
我们知道人其实是一种社会性的动物,他需要与同类交往,需要爱和被爱,否则就无法生存,所以世界上没有一个人能够忍受绝对的孤独。诚然,绝对不能忍受孤独的人却是一个灵魂空虚的人,那个人没有“自我”,或者说他的自我意识并不强。其实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从“无我”到“自我”的一个过程,也就是学会独处的一个过程。我们孩提时期会通过大声哭泣或者叫喊表达自己的诉求,吸引大人的注意,这个时候的我们其实正处于“无我”阶段,我们还不能克制自己的孤独,喜欢被簇拥着,希望大人的关注点始终停留在我们身上。慢慢地我们开始长大,开始在成长的过程中找到“自我”,学会独处。学会独处,这其实是一个长期的、不断向前的一个过程,这也是我们成长过程中要思考并努力践行的过程。
世界仍然存在这一类人,他们还没清楚地认识到独处的重要性而且他们最怕的就是独处,让他们独处,对于他们简直是一种酷刑。只要他们有空余时间,他们就必须去消遣、购物、与朋友闲聊等等。要是让他们自行待在一处,他们必定会寻找可以玩乐的东西,无休止地进行那些无意义的娱乐。他们的日子表面上过得十分热闹,实际上他们的内心极其空虚。他们想方设法避免看见自己的内心,对此,笔者认为他们自己也察觉到自己的贫乏,和这样贫乏的自己待在一起是无趣的,再无聊的消遣也比这有趣得多。这样做的结果是他们变得越来越贫乏,越来越没有了自我,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而对于有“自我”的人来说,独处是人生中的美好时刻和美好体验,虽有些寂寞,可寂寞中却又有一种充实。对于他们来说,在独处时,他们从别人和事务中抽身出来,回到了自己,这时候,他们开始了自己的心灵之旅。他们沉浸于古往今来的历史杰作中,他们独自面对无尽的自然中,他们在杰作中感悟历史的更迭,在自然中感受磅礴的力量。所以,卢梭先生才会曾言:“我独处时从来不感到厌烦,闲聊才是我一辈子忍受不了的事情。”
我们对喜欢独处的人似乎总抱有刻板印象,会觉得喜欢独处的人安静、内向、沉默,但其实喜欢独处与一个人的性格完全无关,爱好独处的人同样可能是一个外向、活泼、开朗的人。只是无论他怎样乐于与别人交往,独处始终是必需品。或许在学会独处的人看来,一个缺乏交往的人固然不好,但一个缺乏独处能力的人是不完整的人。我们没有办法去说清楚我们什么时候学会了独处,因为独处是一个人一生都在进行的事情。独处也是一个检验,用它可以测出一个人的灵魂的深度,测出一个人对自己的真正感觉,一个连自我都没有的人,他对于别人也是不会有多少价值的,唯有在两个灵魂充实丰富的人之间,才可能有真正的交往。所以,独处也是极具魅力的。(编辑/刘奕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