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2022年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骨干教师培训班暨集体备课会进行第二阶段专题报告。报告会由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曾令辉教授主持。
北京师范大学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冯刚教授以“深化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体化’建设的理论思考”为主题,详细阐述了“一体化”的理念与内涵,他认为,“一体化”是一个整体性的概念,强调统筹、协同、衔接、配合等内容;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建设应当以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五育并举为重要目标、以协同育人为核心理念、以学校统筹为基本要求。冯刚教授分析了思政课“一体化”的构成要素和结构,他认为思政课“一体化”应当包含教材、主体、客体、评价、质量等要素,教材内容的体现连贯性、学生成长的连续性、教学队伍的联动性、评价体系的完整性。冯刚教授还为我们厘清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中的“一体化”问题,他认为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一体化”有利于大思政课程的构建,并且两个“一体化”能够相互促进。
广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徐秦法教授以“基于认知能力发展规律视角的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 ’建设思考”为主题,以思政课的教学对象为主体,研究教育对象在不同阶段的认知能力发展,并分析了此问题研究的难点和创新,以及当前研究取得的成效。徐秦法教授还从目标、功能、主体、内容五个向度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进行评价,构建“一体化”育人“同心圆”。
桂林市中山中学副校长兰宏光以“‘一体化’背景下初高中思政课统编教材的教法、学法及愿景探讨”为主题,以统编教材的内容为例,分析了如何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融入到中学思政课堂中,向学员展示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背景下初高中思政课的教法、学法。
南宁外国语学校黄宗副校长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为主题,首先阐述了思政课对于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性,以及当前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衔接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需要建立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体制机制,才能增强思政课的影响力、吸引力;其次,黄宗福副校长以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教师提出的六个要求为基础,详细阐述了思政课教师在小学、中学、大学三个阶段应当用什么样的方法讲授才能更受学生欢迎,完成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南宁三十三中贾应锋校长以“实课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桥梁”为主题进行了专题报告。贾应锋校长认为,课堂是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重要环节,由此提出了“实”课堂的概念,并提出通过“实”课堂的六个实施路径,达到提高学生学而不信、知而不行、表里不一的局面,使大中小学思政课“实效”能真正统一起来。
9001cc金沙以诚为本马克思主义学院2021级学科教学(思政)专业的孙琳琳、李炅栩两位研究生同学以“一体化”视阈下中学思政课教材有效衔接的分析为题进行了主旨发言。孙琳琳同学以高中《思想政治》和初中《道德与法治》为例,从教材内容的一致性与层次性、目标定位的一致性与层次性、教材呈现的一致性与差异性三个方面,对中学思政教材有效衔接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两个学段教材之间的一致性与差异性;李炅栩同学则是以新时代对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为基础,提出了中学思想政治课程的四个发展趋势。
为期四天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骨干教师培训班暨集体备课会圆满结束,通过此次培训,各位不同学段的教师在培训过程中受益匪浅,形成了以下几个共识:一是建立了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共研、共学、共修、共享的机制;二是通过专家的报告,厘清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为什么化”“如何化”“化什么”的问题;三是明确了在“一体化”的整体育人观念指导下如何推进本学段教育改革的问题;四是在大思政课堂中实现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协同性、整体性。(编辑/李炎军)